外耳湿疹是一种常见皮肤病,以瘙痒及容易复发为其主要特征,皮疹常呈多形性的皮肤损害,随着病期不同,可出现弥漫性潮红、水肿、丘疹、水泡、糜烂、浆液渗出、痂皮及鳞屑等,皮疹消退后不遗留长时间性痕迹。湿疹性反应主要为淋巴细胞浸润而非多形核白细胞浸润,无脓而有水泡形成,因而与通常的化脓性炎症反应不同。
病因
变态反应与神经机能障碍可能为主要病因,慢性中耳流脓、泪液或汗液浸渍耳部皮肤易致本病,面部或头皮的湿疹也可为主要病因,具变态反应性体质的小儿,则多与进食某种乳制品有关。高温或化学药物刺激等职业因素也可致病。
症状及检查
一、因局部作痒,病人可表现有止痒动作,婴幼儿多表现为烦燥不安,不能熟睡。急性湿疹者兼有烧灼感受,如有继发感染则感疼痛,甚至体温升高。侵及外耳道时,可有耳鸣及听力减退。
二、检查
1、急性型者可见红斑或粟粒样小丘疹,但以散在的内含血清的半透明小水泡为多见。如有继发感染则形成小脓疱。水疱破后,水分蒸发而形成黄褐色痂皮,去之可减少量血水。脓疱破后形成溃疡。
2、慢性干性者以表皮破裂为主要表现,外耳道的表皮脱屑、结痂、增厚,甚至形成狭窄,产生耳鸣及听力障碍,鼓膜也可充血。
治疗
一、寻找病因,予以排除或治疗。
二、改善全身情况:末发现局部病因者尤应注意此点,如避免过敏物质、改换乳品、加强营养及保持胃肠道机能正常等。
三、局部治疗:以清洁、干燥、消炎为主。可分为三种情况进行处理:
1、比较干燥,无渗出液者:可用1—2%龙胆紫涂布,使其结痂,保护伤处,或用10—15氧化锌软膏、白降汞软膏、抗菌素与可的松软膏等,也可撒用甘汞粉或硼酸粉剂等。
2、有少量渗出液者:可用龙胆紫糊剂或氧化锌糊剂等涂布。
3、渗出液较多者:可先用生理盐水或3%硼酸水湿敷1—2天,也可用龙葵、苍耳、小飞杨、律草等任选一种或两种,适量煎水清冼或湿敷;或用0.1---0.5%枯矾水清冼湿敷。有继发感染时可用黄连(或黄柏)煎剂湿敷。待渗出液减少后,再用上述药物治疗。
若分泌物过多,可静脉注射葡萄糖酸钙。水疱破后忌用水冼,可用1%醋酸铝液拭擦,有利消炎与吸水。如有脓泡,则排脓或去痂皮后,涂擦上述糊剂或软膏。对慢性湿疹除可采用上述各种药物外,尚可用10%黑豆溜油软膏(内含15%氧化锌)单独涂布,或与强的松10MG混合后涂布。必要时可用电吹风(热烘)、紫外线照射或X线治疗。对皮肤增厚者也可试用1—5%水杨酸软膏,以期变薄。
预防
一、保持耳廓清洁、干燥,勤剪指甲,以免抓破皮肤,对慢性化脓性中耳炎病人尤应注意清除外耳道脓液,减少刺激。
二、去除可疑病因,对一些可疑食物如鱼、虾、海味、牛奶等要严加注意。慢性感染性病灶应及时治疗。
1、痱子
病因:是由气温高,湿度大,人体出汗过多却不能及时蒸发,致使汗孔堵塞,汗液淤积或破裂所致。
症状:有的表现为小米粒大小浅表水疱;有的为散在红色小丘疹;有的为小脓疱,称为脓痱。
预防:注意室内通风降温;勤换衣服;尽量保持皮肤干燥;肥胖者、婴儿及产妇应勤洗浴,但不用冷水,擦干后扑痱子粉。若发生脓痱应到医院就诊。
2、日晒伤
病因:常由突然过度日晒造成。
症状:日晒后3至6小时于日晒部位出现红斑,严重时可形成水疱,有明显灼痛、可有全身不适。
预防:避免或减少在强烈阳光下暴晒,外出应先涂抹防晒霜,并有遮阳措施。
3、光敏性皮炎
病因:少数人会对紫外线过敏。
症状:通常在日晒后1至2天后发病,皮疹多发于面部、颈部和颈前“V”形区等,表现为小丘疹、小水疱、瘙痒,严重时非光照部位也可起皮疹,不疼痛,瘙痒明显,消失很慢。
预防:过敏体质者应注意防光,每天9点到17点比较好不外出,外出时要穿长袖衣、戴宽缘帽、打阳伞、用防晒霜。
4、丘疹性荨麻疹
病因:与蚊虫叮咬有关,如跳蚤、虱、蚊等昆虫叮咬皮肤后诱发的过敏反应。
症状:皮疹为绿豆至花生米大小略带纺锤形的红色风团,顶端常有小水疱,皮疹多成片或散发于躯干、四肢,瘙痒明显。
预防:尽量少到草丛、树荫下或潮湿、蚊虫多的地方,室内可熏蚊香。注意比较好不用红花油,因为有时会致敏,使病情加重。
5、过敏性皮肤病
病因:由植物花粉等引起。
症状:阵发性喷嚏、流清鼻涕和鼻塞、头痛、流泪,状如感冒;皮肤可出现局部或全身性荨麻疹、颜面再发性皮炎、瘙痒等症状。
预防:尽量少吃高蛋白质、高热量的饮食;有过敏史的人,尽量少去花草树木茂盛的地方,更不要随便去闻花草;外出郊游时要穿长袖衣裤,并带上脱敏药物,若遇皮肤发痒、全身发热、咳嗽、气急时,应迅速离开此地并口服息斯敏或扑尔敏。出现哮喘时应及时到医院诊治。
6、湿疹
病因:夏季潮湿,有些人是汗脚,长期穿不透气的鞋子所致。
症状:脚脱皮、痒、长水疱。
预防:脚应保持干燥,要穿透气的鞋子,如布底的布鞋。用皮炎平涂抹患处,两至三次。由于湿疹的症状和脚癣相同,很多人把湿疹当成脚癣,用达克宁霜,没有任何效果,所以治疗前要做一个真菌试验,判断到底是否属于真菌感染。